《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根據《繼承法》的以上規(guī)定,不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有相應的時間限制。此種立法的用意是督促權利人盡早行使自己的權利,為了促進財產流轉,保證經濟運行效率。但是,是不是過了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權利就喪失了呢?
當然不是!此類立法本身存在著巨大的漏洞。以《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為例,此條款規(guī)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但是,遺贈人已經死亡,受遺贈人應當向誰發(fā)出表示呢?遺贈人的法定繼承人?有多個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是向一個發(fā)出表示還是向全體呢?如何保留證據?如果沒有法定繼承人或者法定繼承人無法聯系呢?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此條款缺乏可執(zhí)行性。
故此,2007年頒布的《物權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而根據《繼承法》第二條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也就是說,有效的遺囑在立遺囑人死亡時即生效。遺囑涉及的財產之物權自被繼承人死亡時即確立在了繼承人(受遺贈人)名下?!独^承法》的相關時效規(guī)定,其實以新法優(yōu)于舊法的形式已經被廢止。
但是,法律畢竟沒有明確表述,因此,對于此類糾紛還是應當及時的行使自己的權利。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繼承權被侵犯的,應當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內提起訴訟,因為該類訴訟的實質是侵權糾紛。
律師提醒您,繼承糾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當盡量聘請專業(yè)律師協助處理相關事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逮捕后羈押期限是多久
2020-11-17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法醫(y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yǎng)費嗎
2020-11-16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