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一條指出,“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甲企業債權損失能否稅前扣除,關鍵要看是否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規定,下列股權和債權不得確認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損失: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不論何種原因,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
(七)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由于甲企業不屬于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因此甲企業的該項業務如發生在2009年,那么甲企業發生的23萬元債權損失均不得扣除。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中已明確廢止了國稅發[2009]88號文件,并作出新的規定: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
可見,甲企業借給乙企業不收利息的10萬元債權,與取得應稅收入無關,屬于非經營活動的債權,發生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而甲企業借給乙企業收取利息的20萬元債權,屬于債權投資,由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已在不得扣除的債權損失中取消“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故該項債權投資損失可在稅前扣除,即甲企業可在稅前扣除的債權投資損失=23÷30×20=15.33(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