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一條指出,“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甲企業債權損失能否稅前扣除,關鍵要看是否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規定,下列股權和債權不得確認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損失: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不論何種原因,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
(七)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由于甲企業不屬于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因此甲企業的該項業務如發生在2009年,那么甲企業發生的23萬元債權損失均不得扣除。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中已明確廢止了國稅發[2009]88號文件,并作出新的規定: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
可見,甲企業借給乙企業不收利息的10萬元債權,與取得應稅收入無關,屬于非經營活動的債權,發生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而甲企業借給乙企業收取利息的20萬元債權,屬于債權投資,由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已在不得扣除的債權損失中取消“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故該項債權投資損失可在稅前扣除,即甲企業可在稅前扣除的債權投資損失=23÷30×20=15.33(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