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借款2萬元并出具無還款期限的借條,兩年后乙向甲主張權利,遭甲拒絕,乙訴至法院,甲以乙之債權已逾訴訟時效提出抗辯。
分歧:
該案中關于乙的債權是否已逾訴訟時效期間,有二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案訴訟時效期間應從借款之日起計算,乙的債權已逾訴訟時效期間。
第二種意見認為,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乙并未主張過權利,不可能知道其權利受到了侵害,訴訟時效期間還未開始,乙的債權當然未逾訴訟時效期間。
分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訴訟時效,又稱消滅時效,是指對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的權利人,使其喪失在訴訟中的勝訴權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筆者以為,訴訟時效期間強調的是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這種請求權行使的有效期間,而該種請求權形成的前提是權利人的基礎權利(債權)受到侵害。也就是說,訴訟時效期間是否開始,取決于債權人的債權是否受到侵害。
未注明還款期限的借條只能證明雙方當事人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而不能證明債權人的債權受到侵害,因此訴訟時效期間不能從借款之日即債權成立之日起算。我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項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在債務人未主動履行義務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債權的行為結果來判斷債權人的債權是否受到侵害,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而債務人不依債權人之請求履行義務時,則可認定債權人的債權受到了侵害,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綜上,筆者認為,未定履行期限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應確定于債權人向債務人提出履行請求并經過必要寬限期的次日,若債務人仍不履行,則視為債權被侵害,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貸還不上如何處理
2020-11-18公司有對外擔保能否注銷
2020-11-22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