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具體情況,先溝通,后仲裁,再協(xié)調(diào),對于結果,一年時效。
《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nèi)提出。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與勞動報酬仲裁時效的區(qū)別
1、法律概念不同
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根據(jù)勞動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當事人認為其權利受到損害后,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的法定期間;是在法定期間內(nèi)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依法保護其權利、并同時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nèi)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
2、法律根據(jù)不同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是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主張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請求期間,來自民法的基本法。而申請勞動報酬仲裁的時效來自于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在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糾紛,應首先適用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對申請勞動報酬仲裁時效的運用,應以勞動法的相關規(guī)定為準。
3、適用的范圍和對象不一致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適用于廣泛的民事糾紛的訴訟案件,是民事審判活動中應當考慮的一種期間;根據(jù)當事人是否在此期間主張其民事權利的事實,來考察該當事人的民事權利是否在法律保護的時間范圍。申請勞動報酬仲裁的時效的應用范圍是勞動法律關系,適用對象是勞動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是當事人之間因勞動關系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裁決的法定期間;超過此期間,仲裁機構則不再受理,也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的基礎。
在勞動報酬糾紛時候為自己爭取權益提取訴訟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wǎng)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庭前調(diào)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農(nóng)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非法同居女方流產(chǎn)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購房解約協(xié)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調(diào)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煙臺市企業(yè)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zhì)的個人嗎
2021-03-11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