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特征包括了哪些
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實行行為的著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著手是實行行為的起點。應該從主客觀統(tǒng)一的意義上把握著手:主觀上,行為人實行犯罪的意志已經通過客觀的實行行為開始表現(xiàn)出來;客觀上,行為人已經開始直接實施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著手的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反映了著手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為認定著手實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標準。
著手實行犯罪的共同特征:
①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已經同直接客體發(fā)生了接觸,或者說已經逼近了直接客體。如拿刀對準被害人。
②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結果的行為。如舉槍瞄準被害人。
③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客體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xiàn),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
結果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一定的物質性的犯罪結果作為其犯罪構成的客體要件的結果犯,應當以法定的犯罪結果是否發(fā)生,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故意殺人罪。
行為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完成一定的行為作為其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為是否完成,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強奸罪。
危險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危險狀態(tài)作為其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要件的危險犯,以是否造成了某種危險狀態(tài),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破壞交通工具罪。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應當具備質和量兩個方面的特征:
(1)從質上說,只有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從量上說,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須達到足以阻礙犯罪分子繼續(xù)實行犯罪的程度。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輕微的阻礙因素,例如在搶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強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請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應該認為是自動中止。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種類包括:①犯罪分子自身方面的原因,如能力不足、主觀認識錯誤;②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出現(xiàn);自然力的破壞;物質阻礙,如撬不開門;時間、地點的不利影響等。
綜上所述,犯罪未遂的三個特征是一個有機整體,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前提條件;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的形態(tài)條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的主觀條件。在這三個條件中,前兩個側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客觀特征,第三個側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主觀特征,這三個條件以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揭示犯罪未遂的本質。
二、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兩種:
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二是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為工具不能犯未遂與對象不能犯未遂)。
前者以犯罪實施行為是否實行終了為標準,后者以行為的實行能否實際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
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實行階段,而這剛好就成為了區(qū)分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關鍵所在,看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在對未遂犯進行處罰的時候,按照處罰原則一般是從寬對犯罪分子作出處罰。根據(jù)不同的犯罪情節(jié),有些時候是從輕處罰,而有些時候則是可以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區(qū)別
行為犯是否有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工具對象屬于不能犯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jiān)嗎
2020-12-05根據(jù)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
2021-01-26有關收養(yǎng)孩子條件和手續(xù)是什么 ,收養(yǎng)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1-22婚前協(xié)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委托協(xié)議如何終止
2020-11-2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01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農民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0-12-29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