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故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將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修改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法律上雖然明確規定了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但實際上個人信息泄露的這種情況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很多事關民眾個人隱私的一些信息,在很多非法平臺上,只要花錢都可以查得到。甚至民眾在相關軟件上瀏覽過的這些信息,都毫無保密度可言。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大會決議誰簽字
2020-11-23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