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起訴生效,人民法院的裁判有錯誤的,當事人可以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再審,如果人民法院枉法裁判的,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控告,由檢察院立案偵查,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僅限于司法工作人員。實際能構成本罪的主要是那些從事民事、行政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利用職權而枉法裁判,具體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及助理審判員等。
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故意偽造、搜集證據材料;有的是引誘、賄買甚至脅迫他人提供偽證;有的是篡改、毀滅證據材料;有的是故意歪曲理解法律甚至無視法律規定;有的是違反訴訟程序,壓制甚或剝奪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等等。枉法裁判們必須發生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這里是廣義的概念。凡依據《民事訴訟法》進行的審判,均為民事審判。枉法裁判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枉法裁判的行為,但尚未達到情節嚴重,僅屬違法違紀行為,應以行政紀律手段處理。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財產損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當事人及其親屬自殺、傷殘、精神失常的;
(3)偽造有關材料、證據,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當事人制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2006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進一步明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枉法裁判,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4、偽造、變造有關材料、證據,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5、串通當事人制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偽造、變造的證據予以采信,或者故意對應當采信的證據不予采信,或者故意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錯誤適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
7、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最高檢的立案標準與定罪標準是一致的,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對刑法分則的犯罪構成要件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條件的具體化。根據《刑事訴訟法》[1]第86條規定,立案的條件是“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因此,立案標準就是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立案標準與定罪標準是一致的。通過對《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趙某、董某的行為達到枉法裁判罪的立案標準,符合枉法裁判罪的犯罪構成,雖然他們的枉法裁判結果經二審、再審予以維持,但依據犯罪構成理論應當以枉法裁判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僅限于司法工作人員。實際能構成本罪的主要是那些從事民事、行政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利用職權而枉法裁判,具體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及助理審判員等。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背了事實和法律屬枉法裁判但仍然決意為之。過失不能構成本罪。如果由于過失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應定玩忽職守罪。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如果不贍養老人多久轉刑事責任
2020-11-08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農村拆遷安置門面房歸誰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