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后,如果需要律師是可以再請律師的,理由如下:
1、法院第一次開庭后,仍有可能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開庭。如果再次開庭的,所委托的律師可以參與庭審,從而盡量維護合法權益。
2、如果庭審后法院直接判決的,則委托的律師可以就詳細地分析案情和判決,如果對法院判決不服的,你委托的律師可以代為上訴,并參加二審訴訟,維護你的權益。
當然,如果能在法院第一次庭審前甚至在向法院起訴前就請律師的,則更有利于律師從全案的角度來把握訴訟的方向和策略,也能盡可能地維護合法權益。
民事訴訟二審也可以延期審理嗎
民事訴訟二審也可以延期審理。
二審同一審一樣,只要出現法律規定延期審理的情形,都可以延期審理。《民事訴訟法》第13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1]?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它是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
上訴方式
上訴可以上訴狀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上訴人上訴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
抗訴方式
《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確有錯誤而決定抗訴時,必須制作抗訴書。抗訴書應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交,同時還應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法院接到抗訴書后,應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由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真審核后決定是否應當抗訴。
審理方式
《刑事訴訟法》第187條第1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組織刷單是犯罪嗎
2020-12-09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全國沒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那該怎么補償
2021-02-05征地拆遷,如何利用聽證有效維權
2020-11-30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未繼承房產拆遷安置后如何處理
2021-03-05房屋評估價格對于房屋補償安置具有怎樣的作用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