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用地
建設單位持經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初步設計、年度基本建設計劃以及地方政府規定需提交的相應材料、證明和圖件,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建設用地,同時填寫《建設用地申請表》,并附下列材料:
1、建設單位依法設立的有關證明;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或其他有關批準文件;3、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4、初步設計或者其他有關材料;5、建設項目總平面布置圖;6、占有耕地的,提出補充耕地方案;7、建設項目位于地質災害地區的,應提供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8、提供地價評估報告。
(二)受理申請并審查有關文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建設用地的申請、審查、報表工作,對應受理的建設項目,在30日內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編制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上一級土地管理部門審查。
(三)審批用地
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收到上報土地審批文件,按規定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實行土地管理部門內部會審制度審批土地。
(四)征地實施
經批準的建設用地,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1、征地公告。公告的內容包括:批準征地的機關、文號、土地用途、范圍、面積、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補償的期限等;2、支付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3、安置農業人口;4、征收用地單位的費稅;5、協調征地爭議。
(五)簽發用地證書
1、有償使用土地的,應簽訂土地使用合同;2、以劃撥方式使用土地的,向用地單位簽發《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和《建設用地批準書》;3、用地單位持使用土地證書辦理土地登記。
(六)征地批準后的實施管理
建設用地批準后直至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之前,應進行跟蹤和管理,其主要任務是:1、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安置措施;2、督促被征地單位按期移交土地;3、處理征地過程中的各種爭議;4、填寫征地結案報告。
(七)頒發土地使用證
用地單位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經測繪部門測繪,核定用地面積、確認土地權屬界限,地籍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后,由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證,作為使用土地的法律憑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