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盜竊罪構成的五種情形有哪些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356人看過

一、盜竊罪構成的五種情形有哪些

1、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接近數額較大的起點,如果具有以破壞性手段盜竊造成財產損失、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財物或者造成嚴重后果、惡劣情節的,也可以定罪處罰。所謂接近數額較大的起點,應為達到規定數額80%以上。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如果具有未成年人作案、全部退贓退賠、主動投案、被脅迫作案等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可以不作犯罪處理。

盜竊未遂,情節嚴重的,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

2、多次盜竊

所謂多次盜竊,應為二年內盜竊三次以上的。

3、入戶盜竊

對入戶盜竊,不論次數,不論盜竊價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4、攜帶兇器盜竊

所謂攜帶兇器盜竊的“兇器”應為兩類。一類是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如槍支彈藥、爆炸物、管制刀具等,這些在辦案實踐中應當由規定的部門進行鑒定。另一類是為盜竊而準備的兇器,不屬于國家管制的器具,如棍棒等。

若在盜竊中,將攜帶的兇器向被害人加以顯示或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兇器、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脅的,則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5、扒竊

在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竊取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的行為是扒竊。只要實施了扒竊行為,就構成犯罪,不論竊得財物多少。

二、構成盜竊罪會怎么判刑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所謂“數額較大”,根據《解釋》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1千元至3千元以上。盜竊國家三級文物的,亦應依本幅度量刑即處3年以下有朔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犯本罪,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處罰金。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數額巨大或者其他嚴重情節。所謂數額巨大,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3萬至10萬元以上。其他嚴重情節,是指除數額巨大以外的其他嚴重情節。盜竊數額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其他嚴重情節”:

(1)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盜竊金融機構的;

(3)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4)累犯;

(5)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6)盜竊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7)盜竊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的;

(8)造成其他重大損失的。另外,根據《解釋》第9條第l款之規定,盜竊國家二級文物的,亦應依本幅度最刑即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犯本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數額特別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所謂“數額特別巨大”,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30萬元至50萬元以上。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除數額特別巨大以外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盜竊數額達到“數額巨大”的起點,并具有與“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同情形的,是“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盜竊國家一級文物的,亦要依本幅度量刑即處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犯本罪,具有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或者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如今,認定構成盜竊罪,主要有五種情形。而其中,除了一種情況下要求盜竊數額達到較大標準之外,其余的盜竊情況下,只要實施了相應的盜竊行為,那么就可以以本罪論處,此時并不考慮實際盜竊的財物金額。不過日后量刑處罰,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盜竊的情節、盜竊財產的數額。


盜竊罪的最新法律條文及相關司法解釋

網絡盜竊罪刑罰會怎么判刑?

盜竊罪判幾年,如何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車建國

車建國

執業證號:

12201201810030433

吉林坤山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東大學法學專業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車建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