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放火罪有犯罪預備嗎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對于當事人的最行認定上會有不少的輔助作用,一方面在問題的處理上會有一定的減輕處罰的效果,第二對于案件的辦理部門來說,行為的確定對于自己的事情的處理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雖說有關程序較為復雜,但是會有較多的直接意義。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行政拘留了怎么辦
2021-03-10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房屋拆遷補償該如何抉擇,可以要求在原有地段置換房屋嗎
2021-02-25無視立案處理繼續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以下沒有證件的房屋不是違建,別再被拆遷方忽悠了
2020-11-15宅基地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2國家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8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5拆遷評估報告應該符合哪些要求
2021-03-22律師在拆遷談判中起到的作用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