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放火罪有犯罪預備嗎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對于當事人的最行認定上會有不少的輔助作用,一方面在問題的處理上會有一定的減輕處罰的效果,第二對于案件的辦理部門來說,行為的確定對于自己的事情的處理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雖說有關程序較為復雜,但是會有較多的直接意義。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新三板,新三板的服務對象是什么
2020-12-18辱罵執法人員怎么辦
2020-12-06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