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比犯罪預備的處罰輕嗎?
犯罪中止比犯罪預備的處罰輕,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是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中止犯罪,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 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fā)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對于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認定,都是在犯罪事實形成的過程中的相關形態(tài),具體的判罰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guī)定的情況來進行認定,特別是對于犯罪中止的認定上,如果沒有造成傷害的,可以直接不予處罰,所以是可以不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的。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有哪些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fā)動機倒白糖,發(fā)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法定社區(qū)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guī)定
2020-12-30交通調解協(xié)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1-17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利差益
2021-01-17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