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和未遂具體有什么區別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4、刑事責任不同。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中止犯的處罰輕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為進行下去,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主要區別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屬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總而言之,能達目的而不欲時,為犯罪中止;欲達目的而不能時,為犯罪未遂。
二、構成犯罪中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必須在犯罪過程中停止犯罪 ;
2、必須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自動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3、必須徹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生 。
關于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行為人主觀上是否還想繼續實施犯罪。而成立犯罪中止只是以沒有出現既遂結果為標準,并不要求沒有造成任何犯罪結果。而按照《刑法》第24條的規定,成立犯罪中止,若是造成了損害則應當減輕處罰。而要是沒有造成損害的話,則應當免除處罰。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燙傷的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1-11一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賣額溫槍需要資質嗎
2021-01-29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戶須知
2021-03-25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