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非法集資的解釋是什么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以發(fā)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而現(xiàn)行法律中,非法集資案件主要涉及四種刑法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欺詐發(fā)行股票、債券罪和擅自發(fā)行股票、公司、企業(yè)債券罪,其中,尤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涉及案件較多。
各罪認定條件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該罪是目前我國發(fā)案最多的一種非法集資類犯罪。
根據(jù)2011年1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guī)定外,當認定為刑法規(guī)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1、未經(jīng)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jīng)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2、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2014年3月25日發(fā)布的《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分析,所謂向社會公開宣傳,是指包括以各種途徑直接傳播信息,或者放任信息擴散,不僅包括《解釋》列舉的途徑,更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和識別。如某房地產(chǎn)公司因資金緊張,以宣稱將給與高額利息或其他回報的方式直接向公眾借款,就屬于比較典型的非法吸收存款行為。
對于非法集資自己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有關形式的資金匯聚,所以對于具體的問題,自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會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為去拿方式要合理有效,這樣對于當事人的利益維護就會較為實際。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生病期間被公司辭退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21醫(y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擔任安全監(jiān)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yǎng)費官司嗎
2020-11-25贍養(yǎng)協(xié)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chǎn)分割
2021-03-01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