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罪認罰從寬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
現行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對認罪認罰案件的適用程序及從寬量刑均有規定,但都散見其中,未成體系。如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三款、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二款、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第三百九十二第二款對自首、坦白情節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貪污罪、行賄罪、介紹賄賂罪規定了或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的適用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以下簡稱《量刑指導意見》)對自首、坦白、當庭自愿認罪、退贓退賠、賠償被害人、取得被害人諒解、達成刑事和解等情節在量刑上確定了從寬幅度。刑事訴訟法規定了簡易程序、刑事和解制度、附條件不起訴制度,試點中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也是簡化此類案件辦理流程的新探索。
有觀點認為,現有相關審理程序、訴訟制度體現程序從簡有余,但實體從寬不足,從寬情節大多是“酌定型”或“可以型”,從寬的決定權仍在法院,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產生有效的認罪認罰吸引,提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是一種獨立于現有認罪認罰規定的制度創新,其設立的目的在于通過量刑協商,鼓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審前自愿認罪認罰,以達到實體法上的剛性從寬,并帶來辦案程序的簡化、高效。“獨立說”在制度設計中強調控辯雙方通過協商達成較法定量刑更為優惠的量刑協議,法院對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和量刑協議的合法性審查確認后徑行判決。
筆者認為,現行認罪認罰案件訴訟程序及相關制度適用的前提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承認犯罪事實并接受刑事處罰,其認罪認罰情節在客觀上也必然帶來量刑從寬的效果,理應歸屬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體系之中。雖然從寬的裁量權在法院,但《量刑指導意見》對于從寬情節的類型及量刑幅度已經做了明確規定,基本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計、完善的過程中,如何有效激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審前自愿認罪認罰,如何保障量刑協商及程序選擇的自愿性、合法性,如何協調實體從寬與現有制度、程序間的關系才是應當考慮的問題。
二、量刑協商——對訴辯交易制度的合理借鑒
現行刑事訴訟簡易程序、速裁程序運行機制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能夠帶來辦案程序的簡化和辦案效率的提高,但時間和程序上的縮簡并不足以吸引犯罪嫌疑人自立案之初自動選擇認罪認罰,且審理程序的適用是事后的,對被追訴人而言,量刑減讓才是認罪認罰的最大心理動因。因此,充分發揮量刑激勵機制的作用是認罪認罰制度的基礎。
量刑激勵機制發揮作用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量刑結果有合理預期,其自愿認罪認罰能夠獲得量刑減讓,并在庭前就量刑與控方有一定的協商空間。自首、坦白、退贓、賠償等認罪認罰情節已為《量刑指導意見》所確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或檢察官的釋明下對量刑結果形成合理預期不存在障礙,但控辯雙方就量刑減讓可協商的空間和幅度是多少卻值得研究。筆者認為,在罪刑法定原則下,控辯雙方的量刑協商仍應以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既有量刑情節為依據,減讓幅度則以《量刑指導意見》確定的幅度為限,以避免“花錢買刑”或同罪所判刑罰差距過大等損害法律統一和司法權威的現象發生。但在制度完善的過程中,有必要對《量刑指導意見》做進一步細化,明確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認罪認罰情節所適用的具體從寬幅度,一來有利于控辯雙方對案件的量刑結果有趨于一致的預期,二來不至造成量刑協議與法官的裁量差距過大。另外,量刑激勵還可以體現在強制措施的變更、罰金與管制的協商適用以及非監禁刑的從寬適用上。對于犯罪情節較輕、人身危險性較小并積極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進行量刑協商時可考慮變更羈押措施、單獨適用罰金刑,對于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可從寬考慮適用管制、緩刑等。
我國關于認罪認罰從寬量刑的標準,都規定在各個法律當中,但是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他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話,對于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那么,檢察機關進行量刑意見的時候,就會考慮這些情景,進行從輕處罰量刑意見。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