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存在很多未成年犯法的案例,其多數原因屬于父母驕縱或者不管不問等。本文所關注的重點在于如果未成年殺人父母怎么判刑?父母是未成年的法定監護人,擁有足夠的權利,就必須承擔應有的義務,那么到底未成年犯罪,父母擁有怎樣的責任?
未成年人殺人父母當然要負責任,首先基本都要支付給死者家屬一筆賠償金,此外父母要履行法律所命令執行的任務,監管,教育都被裁判官特別點到,一般未成年人殺人,父母不會背負罪名,但是要負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可能要接受心理輔導之類的。如果很嚴重的話,父母有可能會有罪。
父母應當向被害人家屬賠償醫療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等費用,不用向被害人單位賠償,于法無據。
相關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人身損害賠償】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具體賠償標準細則建議查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一、未成年人故意殺人要判刑嗎?
未成年人故意殺人是要判刑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十六周歲的同學因為一些矛盾,就持刀將同學捅死,構成故意殺人罪,根據上述規定,是要被判刑的。
未成年的一言一行都與父母的教育相關聯,所以不管犯罪情節如何,父母都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所以希望當下的父母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