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于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都是非常強的,一方面是為了警惕社會上的其他人員不要犯罪,另外一方面也是對違法犯罪人實施的行為作出,嚴厲的懲處,當然也存在著認罪的情況,因此很多人都想要清楚了解一下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認罪了會怎么判?
一、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認罪了會怎么判?
一般而言,“認罪了,會怎么判”是指犯罪人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明示或默示承認自己已經做出某種帶有犯罪性惡劣行徑的行為。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主觀方面,犯罪人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內心深處產生真心悔改之意。
二是客觀方面,犯罪人對自己的犯罪有供認不諱的客觀事實。關于“態度”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人的舉止神情;二是指人對于事情的看法和采用的行動。[1](p1320)社會心理學中“態度”的定義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盡管《現代漢語詞典》和社會心理學對“態度”的表述和所考察的維度不同,但其實質一致,即“態度”由“認識”(對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評價)和“行為”(由認識引起的所預備采取的反應)兩個核心要素組成。“認罪態度”屬于“態度”范疇,它僅僅是“態度”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因此,我們不妨將“認罪”和“態度”作為邏輯起點,并結合刑事犯罪的特點,對“認罪態度”作出界定?!罢J罪態度”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后,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決之前,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認識程度和所采取的行為反應。
二、“認罪態度”定位于酌定量刑情節的弊端
根據通說,所謂酌定量刑情節是指刑法上未明文規定的,而是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在量刑時靈活掌握酌情適用的情節。刑法學界在論及酌定量刑情節的范圍時,大多數的學者將其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1)犯罪動機;
(2)犯罪手段;
(3)實施犯罪時的環境和條件;
(4)犯罪造成的損害結果的嚴重程度;
(5)犯罪侵犯的對象;
(6)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7)犯罪后的態度。[2](p278)可見,我國傳統刑法理論以及司法實踐都將“認罪態度”納入酌定量刑情節中予以考慮,由于酌定量刑情節適用的靈活性,引發了司法實踐對“認罪態度”的模糊認識,以及“認罪態度”對量刑影響度的嚴重懸殊等一系列問題。
在我們國家根據法律規定認罪了之后,法院會將這個認罪的態度考慮到判決當中,但是并不是一定說會減輕處罰,只是說會在這個原來的量刑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從寬處理,也給大家介紹了一下什么是認罪態度。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