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如何規定撫養權的
撫養權是指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撫養有婚生的撫養與非婚生的撫養之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的出現與發生,導致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撫養權相關法律條款: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對于因客觀原因造成不支付子女撫養費和子女撫養費執行難現狀,當前各個國家都有相應的制度規定。很多國家都是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子女撫養費的問題。例如法國的“家庭給付機關”,美國的子女撫養代理機構(ChildSupportAgency)。這種機構將專門負責子女撫養問題以及相關的一些問題。一般情況下,這種機構負責向撫養義務人定期的收取一定的撫養費用,然后再將這些撫養費按時按量地支付給離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以保障其有能力進行正常生活和受教育,盡量減少因父母離婚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使他們能夠健康正常地成長。在這種制度之下,如果撫養義務人逃避或者是拒不支付子女撫養費的,為了保障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教育,該機構還是會按時按量向未成年子女墊付撫養費。該機構在墊付之后,將以債權人的身份向撫養義務人追索。在該制度下,子女撫養費的執行是無條件的,因為其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至于其父母自身能否維持正常必要的生活,是有國家社會保障的。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對公民承擔的責任、義務。這就是美國法律的“法律至上、社會保障”的立法理念。在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中,美國的制度是最為引人注目的。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筆者認為我國目前的狀況還不具備這些條件。
我國正在不斷加強立法,不斷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對于子女撫養費支付,法制建設也應該具有前瞻性,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在經濟發達地區,逐步建立起子女撫養代理機構,彌補司法程序無法解決的問題。對于這個機構的性質、職能和整個運行,目前我們可以借鑒法國的“家庭給付給機關”,可以墊付定期金給債權者以一定限額的“家庭扶助津貼”,把確保子女撫養定期金當作社會保障政策的一環,即對于具備一定所得要件的,如果子女撫養定期金的全部或部分得不到支付,不論原因怎樣,“家庭給付給機關”可以墊付給定期金債權者以一定限額的“家庭扶助津貼”。子女撫養代理機構不僅僅在以上津貼支給額的范圍內負責,同時還要接受代為支付的一部分定期金以及將來的定期金債權催收委托的機關,所以其后的催收程序全部由這個機關負責進行。即在撫養義務人不支付撫養費時,子女撫養代理機構可以先墊付家庭扶助津貼,解決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子女撫養代理機構在墊付后,即以債權人的身份向撫養義務人追索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訴訟離婚的條件是什么,如何提離婚訴訟
2021-01-09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