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也可以理解為犯罪嫌疑人,一般是指觸犯刑事法律的人。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捕之后,自覺承認罪行。我們大家都知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但是,有些犯罪嫌疑人在一開始就不認罪,那應該怎么辦?如果罪犯不認罪可以減刑嗎?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是否減刑
當事人的言辭證據是需要其他物證形成證據鏈條的,不是當事人承認不承認的問題。在死刑案件中,被告人如果不認罪,難道法院就無法定罪量刑了嗎?
被告人的口供包括供述(供認罪行)和辯解(否認指控)都是證據力極低的。如果沒有其他任何證據,但是,被告人供認殺人罪行,而且在兩次退回補充偵查之后仍然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的供述的情況下,法院不僅不能判決有罪,還必須無罪釋放,因為,被告人的口供是不能單獨定罪的。(主要是防止刑訊逼供)。反之,如果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而犯罪行為人死不認罪,也不能影響定罪,反而影響量刑。法院法官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可以酌定從重處罰。比如: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罪中,法定刑幅度為3到10年有期徒刑。根據案情,法官認為被告人應該被判處5到8年,這時被告人明明罪行證據確鑿卻死不認罪,法官可以酌定判處8年有期徒刑,而不適用5年有期徒刑。因此,被告人的拒絕認罪的行為往往不僅不能幫助被告人逃脫罪責,反而會害慘被告人。
認罪,是沒有判決緩刑機會的。因為判決緩刑的之一就是有悔罪表現,不認罪當然不會悔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減刑是指在認罪的前提之下,并且認罪態度良好,表現良好,才會考慮給予減刑機會,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減刑機會,這要根據所犯案件的輕重來衡量的。所以,我們應該遵守法律,不要等到觸犯法律之后,才追悔莫及。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限購政策內容
2021-02-08偽造協議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2021-01-04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怎樣審查拆遷補償協議
2021-01-29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計算的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