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作為我國一種常見的非法獲取他人財產的一種方式,被我國的相關機關嚴厲督查的案件。個人非法集資不但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的金融秩序,更對百姓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那下面小編就個人非法集資限額多少予以立案調查,這一問題為大家作詳細的解答。
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一、立案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對社會產生重大后果的,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的,個人非法集資50萬元以上的都構成了非法集資罪,我國除了對非法集資的個人追討非法集資款項,取消其設立的機構,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軍婚和普通婚姻有什么區別
2021-01-24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