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社會中,犯罪案件的增多隨之而來的是案件的辦理后破獲也成多元化發展。許多犯罪分子以為不招認或者零口供就能躲過法律的制裁,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終將對其作出應有的判罰。下面小編就零口供認罪都有哪些過程、什么樣的法律依據為你做相關的解答。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證據確實充分原則是“零口供”定罪的應有之義。
定案證據“確實充分”,也是中國現行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具體內容。中國現行刑事訴訟依然采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該標準不僅提出刑事訴訟證據質的要求“確實”,也要求證據在量上須達到“充分”的標準,二者缺一不可。具體而言,對“零口供”定罪的訴訟證據,一是要求據以定罪的證據均已查證屬實,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得以合理排除,且根據已認證的證據對案件作出的判定結論具有唯一性;二是案件的每一節事實都需要有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和固定,沒有證據的事實不能認定。
我們國家現階段的刑事案件是“重證據、輕口供”的原則,及時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承認有罪,但是沒有證據證明有罪,法院根據證據材料判決,及時犯罪嫌疑人不承認有罪或者不說話(不說話就是你說的零口供),但是偵查機關的偵查的證據確實充分,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能夠證明有罪,法院根據證據材料有權作出有罪判決。
刑事訴訟的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八種,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只是其中的證據之一。同時《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一規定表明被告人“口供”是可以采信的一種證據,但不輕信口供,且“口供”也不是證據鏈條必須的,不具有證據的優先性,缺乏“口供”,即“零口供”也不能必然影響證據鏈條的完整性。
而判定犯罪分子的罪行的。我國辦案機關在偵辦案件是更具一整套的辦事原則和辦事程序進行偵破案件。在確鑿的證據面前,法院會根據案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決。而非犯罪者零口供就不認定其犯罪罪行。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法定贍養人
2021-02-1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什么是保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