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具體的犯罪行為作出認定,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某個行為本身都不屬于犯罪行為了,即使此時達到了此罪的立案標準,也不能按照刑事犯罪來進行處理的。對于不同的犯罪,法律中規定的認定是不太一樣的,那究竟行賄罪應該如何認定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行賄罪應該如何認定
1、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次要客體是國家經濟管理的正常活動。另外,行賄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這里所說的財物,與受賄罪中的財物相同。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上述行為須達到一定界限才能構成犯罪。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關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實施這種行為,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行賄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或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正當利益是針對正當利益而言的,是指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不應當得到的利益,包括非法利益。例如:行賄人為了走私而行賄于海關人員;為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而行賄于工商人員、技術監督人員;明知自己或者他人不符合升學、招工、提職、農轉非的條件而行賄于有關人員;為了減、免稅而行賄于稅務人員等。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構成行賄罪的必要條件。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人根據法律、政策符合條件,有資格,也應當得到某種正當利益,如招工、晉升、分房、辦理某種手續等,但由于社會上存在著不正之風,一些人不給錢不辦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得已送錢送物。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責任在受賄方。對方有這種行為的可以批評教育,但這一行為不構成行賄罪。這樣規定,有利于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避免打擊面過寬。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構成行賄罪的必要條件,行為人若不是為了不正當利益而行賄。則不構成行賄罪。
二、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市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我們才能對公民的行為作出判定,看是否會構成行賄罪。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方構成行賄罪的情況下,另一方其實并不必然就會構成受賄罪。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國家對行賄罪進行處罰。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最新商業行賄罪量刑標準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協議書
2021-03-01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如何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2021-02-11職工住房的拆遷是怎么補償
2021-02-03所有權爭議的房屋,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2-28房屋拆遷產權調換有哪些法律要求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