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一般是指某些人出于謀取暴利,不經過政府和銀監會批準,擅自發行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吸收社會流動資金。非法集資的行為破壞了金融市場的管理秩序,造成民眾錢財的損失。那么,高利貸與非法集資性質相同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高利貸與非法集資性質相同嗎?
高利貸與非法集資的性質不同。借高利貸,只是民事借款行為,與非法集資無關系,雖然高利貸是以高額的利息作為吸收資本,但是高利貸性質上是借款。而非法集資是發行無保值的金融產品吸收社會存款,其中還存在詐騙。
二、民間借貸怎么認定高利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依據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很多人解讀超過民間借貸利息年利率超過36%的屬于“高利貸”,法律予以禁止,而筆者對該條的理解為:民間借貸中約定利只要超過24%的,同屬于“高利貸”范疇,不受法律保護,但年利率超過24%至不超過36%的,是個緩沖地帶,屬于自然債務,定義為“失去法律強制力保護,不得請求強制執行的債務(賭債也屬自然債務)”,也就是說出借人要求法院確并要求按超過24%至36%之間的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已經按該利率實際支付了利息的,對超過年利率24%至36%的部分,亦不能請求法院予以歸還。而對年利率約定超過36%的,法律規定為無效條款,即法律是禁止的,即使借款人實際支付了利息,對年利率超過36%的部分,也可要求出借人予以返還。
三、非法集資是如何定義的?
非法集資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
非法集資需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四)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個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單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四、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
1、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準,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
如未經批準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準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非法集資的主要危害一是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非法集資活動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2、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
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多數是下崗工人、離退休人員)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
3、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林業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綜上所述,民間借貸有還款利息屬于正常協議行為,但是高額利息超出了法律保護的范疇,因為存在侵害借款人利益的行為。而非法集資存在集資詐騙的行為,不屬于民間借貸。高利貸與非法集資性質相同嗎?性質上不同,一個屬于借貸關系,一個屬于非法吸收關系。
多少利息算高利貸,怎么計算高利貸利息?
放高利貸是什么罪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