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一些重要檔案,涉及到國家的秘密。在正常情況下,普通公民是根本沒有辦法接觸到的。當然了,有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通過各種各樣卑劣的手段來竊取國家的一些機密,因此選擇對國家的檔案進行搶奪,盜取,這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怎么處罰?
一、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怎么處罰?
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有前款行為,同時又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基本概念
本罪是指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的自然人均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國家所有的檔案而實施搶奪、竊取的行為。本罪侵害的客體為國家對國有檔案的管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為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行為。
三、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搶奪、竊取
本罪的搶奪是指在國有檔案的保管者或者持有者在場的情況下,將其強行取得據為己有的行為。奪取國有檔案雖然使用一定的力量,但這一力量是針對國有檔案的,而不是針對管理國有檔案的人,故有人把本罪的使用的暴力嚴格限定為對物暴力。
這里的竊取是指違反國有檔案保管者或者持有者的意志,將其占有的國有檔案非強行或者非暴力的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行為。竊取行為通常具有秘密性,但絕不限于秘密性,比如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公然盜竊行為,再比如所謂光明正大的偷拿別人的東西等等。
(二)檔案
根據《檔案法》有關規定,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本罪規定的檔案,是指國家所有的檔案,不包括集體、個人所有的檔案。
(三)不構成本罪的特殊情形
根據《刑法》第329條規定,構成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具有搶奪、竊取行為;行為對象特定為國家所有的檔案;主觀方面須表現為明知。缺乏任何一個基本條件,一般情況下不能構成本罪。比如所搶奪的是個人的檔案,不是國家所有的檔案的;或者雖具有盜竊行為,但確實不知道盜竊的是國有檔案的,一般情況下不能以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定罪處罰。
四、容易混淆的主要罪名
(一)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與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
這兩種犯罪,前者客觀方面表現為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行為;而后者則表現為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行為。前者侵害的客體為國家對國有檔案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害的客體為國家安全和國家的保密制度。前者的行為方式包括搶奪、竊取;而后者的行為方式表現為竊取、刺探、收買。前者針對的行為對象為國家所有的檔案;而后者針對的行為對象為國家秘密。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1)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3)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5)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6)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7)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于國家秘密。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需要指出,如果搶奪、竊取的國家所有的檔案屬于國家秘密的,實際上是屬于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的想象競合犯的形態,應按其中處罰重的罪名定罪量刑。
(二)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與擅自出賣、轉讓國有檔案罪
這兩種犯罪,雖然侵害的客體均為國家對國有檔案的管理制度,主觀方面都表現為故意,行為針對的對象也都是國家所有的檔案。其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行為方式為搶奪、竊取;而后者的行為方式為出賣、轉讓。前者構成犯罪不需要具備情節嚴重的情節;而后者須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
一般來說,犯本罪的話將面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當然如果在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的同時又造成了其他犯罪的話,一般法院會從重進行處罰。國家的國有檔案,有著比較嚴格的管理制度,任何人都不得違反。
2020年最新搶奪罪量刑標準
2020搶奪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