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一、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我國法律并沒有對簽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勞動者保密費的做規定,因此簽保密協議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可以在保密協議中自行約定。法律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所以簽保密協議后用人單位可以支付保密費也可以不支付保密費,需要視情況而定。
二、保密協議與競業禁止的區別
1、保密義務是法定義務,而競業限制義務則是約定義務。勞動者的保密義務源于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忠誠義務。忠誠義務是基于誠信原則產生的合同當事人所普遍承擔的一項義務。在勞動合同中,因為勞動合同的人身屬性,勞動者所承擔的忠誠義務的程度顯然要大于一般的民商事合同。勞動者只要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就必須要維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承擔保密義務。保密義務是法定的,即使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未約定,勞動者也應當遵守。而競業限制則必須由雙方簽訂協議約定。勞動者在勞動關系終止后并不當然負有競業限制的義務,除非雙方有協議約定。
2、保密義務是無償的,而競業限制義務則是有償的。保密義務是法定義務,勞動者不能因為履行保密義務而要求額外報酬。用人單位即使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者勞動關系終止后,沒有向勞動者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勞動者也應當履行保密義務。勞動者的競業限制義務涵蓋了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和勞動關系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后,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3、違反保密義務可能承擔違約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或被追究刑事責任,而違反競業限制義務最多承擔違約責任。勞動者違反保密義務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侵權責任以及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形式責任。而由于競業限制是約定義務,勞動者單純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限制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4、勞動者是否在職都應履行保密義務,而勞動者離職后才須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勞動者有絕對的保密義務;在勞動關系終止后,有相對的保密義務,即原則上勞動者可以運用此前所學的知識或者所獲的經驗,但是應當兼顧原用人單位的利益,通常會有一個期限的限制。只要商業秘密在法律上還不被公眾所知悉、未喪失其法律性質,勞動者無論在職與否都應當遵守保密的義務。所以只要勞動者所知悉相應的商業秘密有效存在,那么勞動者就應當一直履行保密義務。而在勞動關系終止后,為了更好的保護原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原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議以限制勞動者的就業自主權的方式來保護商業秘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可以將犯罪嫌疑人直接扭送到司法機關嗎
2020-11-08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