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挪用公款的情況下,其中的犯罪主體可能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當然也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其他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共同實施。因此實踐中,對共同挪用公款進行認定就顯得很重要,那究竟是如何來認定的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共同挪用公款怎么認定
1、內部人員之間相互勾結的挪用公款中共犯的區分:
(1)要從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故意的起因進行區分。即誰先提出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拍板的,應認定其為主犯:其他積極響應、參與策劃,提出補充意見或修改性意見的人員,應認定為從犯;其他在主觀上沒有挪用犯意,而是由于某種原因被迫接受挪用犯罪意圖的,應認定為脅從犯。
(2) 要從是否組織、領導、指揮、策劃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上劃分。即凡是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組織、領導、指揮、策劃挪用公款 共同犯罪的,或在實施挪用公款共同犯罪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應認定為主犯;而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就認定為從犯;被迫參與挪 用公款共同犯罪活動的,應認定為脅從犯。
(3)要從獲利、分贓情況上進行區分。即一般來說,分得贓款比較多,獲利較大的應定為主犯:分得贓款較少、獲利較小的,應定為從犯;分得贓款最少、獲利最小的,應定為脅從犯。
2、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勾結的挪用公款中共犯的區分:
(1)從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故意的起因上進行區分。即如內部人員勾結外部人員將挪用的公款交與外部人員使用從而獲利的,應認定內部人員為主犯,外部人員為從犯;如外部人員提出共同犯罪的,就應看他們在具體實施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參考分贓、獲利情況。
在對挪用公款罪的共犯進行認定的時候,并不是一定要求共犯人也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意味著即使是普通人也是可以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的。
(2)從是否組織、領導、指揮、策劃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上區分。
(3)根據獲利、分贓的情況進行區分。
其次,應當根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事前有無約定和是否分贓獲利,對其應承擔的數額分別加以認定。
(1)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協商過獲利后如何分贓的,按事先約定,按比例承擔共同挪用數額,已經歸還的,予以收繳按照事先約定分得的非法所得。未歸還的,根據事前約定。各共犯按比例承擔共同挪用公款的數額,并負責退還或退賠,收繳其非法所得。
(2)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協商過獲利后如何分配,而實際上沒有獲利的。在案發時,共同挪用的公款已經歸還的,根據事先約定,按比例承擔挪用公款的數額,并負責退還或退賠。
(3) 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沒有協商獲利后如何分贓,而在獲利后已經分贓的。在案發時,共同挪用的公款已經歸還的,按各共犯實際分得的非法所得,按比 例承擔,其非法所得予以沒收。在案發時未歸還的,根據各共犯實際分得的非法所得,按比例承擔共同挪用的公款數額,并負責退還或退賠,沒收其非法所得。
(4) 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沒有協商獲利后如何分配,而在獲利后沒有來得及分配,就被有關部門或政法機關查獲控制的。按照主犯、從犯、脅從犯各自承擔 刑事責任的大小,依不同比例確定各共犯承擔的數額。公款未受損失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公款受到損失的則按比例退還或賠償。
(5)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沒有協商獲利后如何分配,事后也沒有獲利的。按照主犯、從犯、脅從犯各自承擔刑事責任的大小,依照不同比例確定各共犯承擔的數額,案發時未歸還的,按不同比例退還或退賠。
可以說挪用公款罪屬于一種多發的職務犯罪,自然其中也是會存在共同實施挪用公款的行為,因此對共同挪用公款作出相應的認定,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如果在閱讀了上文之后,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挪用資金罪數額較大的標準
?哪些情形可能會構成挪用資金罪?
?挪用公款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理賠
2021-01-06行政賠償案件是否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021-02-11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