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時候,理論上來說運用到的程序法都是不一樣的。因為畢竟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犯罪類型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案件本身的情況比較復雜,可能還涉及到民事犯罪和刑事犯罪同時存在的這樣一種情況。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民事訴訟刑事犯罪會怎么審理?
民事訴訟刑事犯罪會怎么審理?
一、正在審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發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后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全案移送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應采用以下移送方式處理:
1)人民法院認為案件有犯罪嫌疑但不屬于民事糾紛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2)在審理過程中,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并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法院,法院經審查認為確有犯罪嫌疑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并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
對已全案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的案件,在上述機關偵查期間,當事人又以相同事由向法院起訴的,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二、正在審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發現案件所涉及的部分或全部事實已經生效刑事判決確認
1、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與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完全競合,且刑事判決對財產處理已涵蓋了民事責任范疇(例如行為人的行為涉及刑事犯罪,同時也構成民事責任,在刑事判決中已作出返還被害人合法財產或責令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的判決),被害人又對此提起民事訴訟的,根據滬高法(2006)245號《上海法院關于刑事判決中財產刑及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意見(試行)》的有關規定,刑事判決中財產部分的執行,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執行機構負責。
由于刑事部分的裁決具有執行上的法律效力,且刑事判決中的返還責任主體與民事案件的責任主體完全競合,不涉及其他責任主體,故在刑事訴訟已作出的財產處理與民事訴訟請求賠償范圍一致的情況下,被害人在已獲公力救濟的情況下,再行就同一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應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駁回起訴。
2、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與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雖然競合,但刑事判決對涉及的財產部分未作處理,或只作部分處理,受害人通過民事訴訟尋求救濟,要求刑事責任主體返還財產或對追贓不足部分承擔賠償責任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的規定,有管轄權的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3、刑事判決對財產部分雖作出追贓或退賠處理,但刑事責任主體與民事責任主體不相競合,被害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應該根據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判斷。如果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除了刑事責任主體承擔責任外,單位或其他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民事案件應當繼續審理。例如行為人采用欺詐手段與被害人訂立合同,個人構成詐騙罪,但單位如果對合同的相對人即被害人構成表見代理,或者單位有過錯的,單位應承擔合同責任或過錯賠償責任。合同相對人提起民事訴訟,雖屬同一法律事實,但因引發不同的責任,民事案件應當繼續審理。
我們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如果正在審理當中的民事案件,發現全部或者部分事實涉及刑事犯罪的話,那么,應該按照刑事案件的相關訴訟程序,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理。不過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對于當事人來說,民事訴訟過程當中又涉及到了刑事案件,情況較為復雜,最好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才能更好的為自己爭取一個合法的權利。
民事訴訟法2020全文
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包含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農村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錢一畝,具體怎么算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