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一些經濟信息秘密、軍事秘密是受到重點保護的,并且為了加強對這些秘密的保護,防止相關人員對外泄露,造成重大損失的,《刑法》中還對應規定了一些犯罪,其中就包括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那構成此罪的一般判多久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的構成特征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刑法第431條第2款),是指違反保守國家軍事秘密法規,以非法手段,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有關國家軍事秘密的情報、文件、資料和實物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軍事秘密的安全和國防安全。軍事秘密是國家秘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逆行顛覆、滲透活動,國際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境外勢力每時每刻都企圖獲取我軍事秘密。加強對軍事秘密的保護,嚴防軍事秘密被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知悉,不僅是確保軍事秘密安全的需要,而且事關國防安全。軍事秘密一旦被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知悉,除了軍事秘密的安全將直接受到威脅外,還將對國防安全造成嚴重危害。所以本罪侵害的是雙重客體。本法第111條已規定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但鑒于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侵害的客體是軍事秘密的安全和國防安全,犯罪主體又是軍人,為了加強對軍事秘密和國防安全的特別保護,所以又專門規定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的行為。竊取軍事秘密,是指行為人采取自認為不會被人發覺的秘密方法,暗中盜竊軍事秘密的行為;刺探軍事秘密,是指行為人在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的誘使、指派下,為他們搜集、偵察、探聽軍事秘密的行為;提供軍事秘密,是指行為人通過口頭、文字等各種方式,將自己所掌握的軍事秘密傳遞給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的行為。所謂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是指一切搜集我國情報的具有外國國籍的人。無論該外國人職業、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為其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的行為,即構成本罪。收買軍事秘密,是指軍職人員以金錢或財物為交換形式,從他人那里獲取軍事秘密的行為。“非法提供”,是指在對外交往與活動中,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第21條的規定,未經事先批準,而向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提供軍事秘密事項。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第21條的規定,在對外交往與合作中,對方以正當理由和途徑要求提供國家秘密的,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的規定,呈報有相應權限的機關批準,并通過一定形式要求對方承擔保密義務后,可以提供給對方。因此,凡違反上述規定,事先未經依法批準而擅自將軍事秘密提供給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的,均屬非法提供。根據本條規定,行為人只要具有上列四種行為中的一種,即構成本罪,而不必同時具備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這三種行為。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各犯罪手段可單獨構成犯罪,但實施兩種以上犯罪手段的,如竊取并非法提供的,不實行數罪并罰,只定一個為境外窺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軍人。他們為自身職責的性質決定,不論其是否利用職務便利,也不論其竊取、刺探、收買、提供的是重要的還是一般的軍事秘密,是文件、材料、實物,還是有關軍事秘密的情報、資料,均構成本罪。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認為是犯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會造成危害軍事秘密安全和國家安全的結果,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犯罪動機不論是為了危害國防安全還是為了達到其他個人目的,都不影響本罪主觀故意的成立。但行為人主觀上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是在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軍事秘密,或者是在向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非法提供軍事秘密有所認識。
那么,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認定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一般認為,
(一)本罪與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法規競合
本法對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和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規定存在完全的法規競合關系,即本法第111條對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規定,可以完全包括對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的規定。當軍人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時,應優先適用本章的規定,以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論處。
(二)本罪與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的關系
從這三種犯罪構成要件的相互關系看,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和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的構成要件是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構成要件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為了嚴懲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的行為,本法又將這一條件作為主觀構成要件,另行規定了一個新罪,即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從犯罪手段上看,竊取、刺探、收買的構成要件在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和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申是完全相同的;故意將軍事秘密泄露給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的行為,從表現看,是泄露軍事秘密,但實質上是將軍事秘密非法提供給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因此,凡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軍事秘密的,或者故意將軍事秘密泄露給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的,均應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以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論處,不能定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和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
(三)區分本罪與資敵罪、間諜罪的界限
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內容和范圍、服務的對象和社會危害性等方面。犯間諜罪、資敵罪的行為人,為敵人服務的內容、范圍并不限于軍事秘密。并且是在明知服務對象是“敵人”的前提下故意直接為其服務的,其主觀惡性較之本罪為大。從后果上看,本罪的行為結果可能導致軍事秘密落入敵人之手,也可能落人一般外國機構、組織和人員之手,而間諜罪則只能使軍事秘密落人敵人手中,或者以其它方式幫助敵人反對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兩者的社會危害性也有一定區別。
二、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判多少年
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綜合上文的內容,我們知道了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其實在我國是屬于重罪的,按照《刑法》中的量刑規定,一旦構成此罪起刑點就是10年有期徒刑,而最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對罪犯判處死刑。不過此時要注意,如果罪犯本身具有不能處死刑的情況,那這種情況下也是不能作出死刑處罰的。
竊取商業秘密算犯罪嗎,侵犯商業秘密罪是什么?
挪用“小金庫”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犯罪問題探討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城鎮拆房賠償怎么計算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