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批發零售商店(簡稱某店,即投保人)與某保險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簽訂了一份機動車保險合同,為其企業所有的一貨車投保了車輛損失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等各類險種,雙方約定車輛使用性質為非營業,所屬性質為企業所有,保險期間自2007年3月21日至2008年3月20日。2008年3月1日,該店的一駕駛員駕駛該貨車為客戶運送啤酒,途經市花橋鎮路段時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車輛傾覆、損壞,某店為此花費了車輛施救費800元及維修費6,000元。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相關損失,故某店訴至法院請求賠償。
[焦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一、某保險公司在與投保人某店簽訂保險合同時,是否以書面的形式告知了投保人營業用途和非營業用途的概念及其區別。二、2008年3月1日,投保人使用其保險車輛為客戶運送啤酒,是否屬于營業用途的范圍。
[評析]
筆者認為,保險公司與該店所簽訂的機動車輛保險合同合法有效,保險公司所提供的保險合同屬于固定的格式合同,其險種中規定保險車輛的使用性質為非營業。法院查明,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時,并未以書面的形式告知投保人有關營業與非營業概念和定義的區別,該機動車保險條款中也未對營業與非營業的概念和定義作出說明或解釋,說明該保險條款存在明顯的瑕疵。非營業車輛的概念和定義,一般解釋為:在從事公務或生產經營活動中,不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收取運費或租金的車輛,包括客車、貨車和客貨兩用車輛。本案中投保車輛屬于投保人的自用貨車,其自用貨車也僅僅為自己客戶購買的商品提供輔助的運輸服務,而并未利用保險車輛直接或間接地向客戶收取運費或租金。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之規定,該案其投保車輛因被解釋為非營業車輛,故保險公司應理賠原告交通事故車輛的相關損失。
作者:德興市人民法院**鋒汪細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