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批發(fā)零售商店(簡稱某店,即投保人)與某保險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簽訂了一份機動車保險合同,為其企業(yè)所有的一貨車投保了車輛損失險、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等各類險種,雙方約定車輛使用性質為非營業(yè),所屬性質為企業(yè)所有,保險期間自2007年3月21日至2008年3月20日。2008年3月1日,該店的一駕駛員駕駛該貨車為客戶運送啤酒,途經市花橋鎮(zhèn)路段時發(fā)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車輛傾覆、損壞,某店為此花費了車輛施救費800元及維修費6,000元。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相關損失,故某店訴至法院請求賠償。
[焦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一、某保險公司在與投保人某店簽訂保險合同時,是否以書面的形式告知了投保人營業(yè)用途和非營業(yè)用途的概念及其區(qū)別。二、2008年3月1日,投保人使用其保險車輛為客戶運送啤酒,是否屬于營業(yè)用途的范圍。
[評析]
筆者認為,保險公司與該店所簽訂的機動車輛保險合同合法有效,保險公司所提供的保險合同屬于固定的格式合同,其險種中規(guī)定保險車輛的使用性質為非營業(yè)。法院查明,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時,并未以書面的形式告知投保人有關營業(yè)與非營業(yè)概念和定義的區(qū)別,該機動車保險條款中也未對營業(yè)與非營業(yè)的概念和定義作出說明或解釋,說明該保險條款存在明顯的瑕疵。非營業(yè)車輛的概念和定義,一般解釋為:在從事公務或生產經營活動中,不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收取運費或租金的車輛,包括客車、貨車和客貨兩用車輛。本案中投保車輛屬于投保人的自用貨車,其自用貨車也僅僅為自己客戶購買的商品提供輔助的運輸服務,而并未利用保險車輛直接或間接地向客戶收取運費或租金。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之規(guī)定,該案其投保車輛因被解釋為非營業(yè)車輛,故保險公司應理賠原告交通事故車輛的相關損失。
作者:德興市人民法院**鋒汪細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拆遷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區(qū)別
2020-12-01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環(huán)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婚姻背叛的法律規(guī)定
2020-11-23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成立業(yè)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企業(yè)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