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選舉權是人民群眾享有的重要權利,像人大代表、村支書等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在一些地區,政府換屆的時候存在一些破壞選舉的行為,如果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那么破壞選舉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出的這篇文章。
一、破壞選舉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嗎?
破壞選舉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但有些破壞選舉的行為,如有意不真實地介紹候選人的情況、變更、偽造、虛報選舉結果的,只能由選舉工作人員才能實施,因此,不是選舉工作人員的不構成破壞選舉罪。破壞選舉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出于破壞選舉或妨害選民、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利的目的。犯罪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出于給自己或自己親友爭取選票,有的是想阻止自己不滿的候選人當選,也有的是對選舉工作有意見等等。不同的動機,不影響定罪。過失不構成破壞選舉罪。
二、破壞選舉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1、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等手段,妨害選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致使選舉無法正常進行或者選舉結果不真實的;
2、以暴力破壞選舉場所或者選舉設備,致使選舉無法正常進行的;
3、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產生不真實的選舉結果或者強行宣布合法選舉無效、非法選舉有效的;
4、聚眾沖擊選舉場所或者故意擾亂選舉會場秩序,使選舉工作無法進行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由上述規定可知,當行為人的行為具有以上情形,即應當對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三、破壞選舉罪與一般破壞選舉行為的界限是什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10章對破壞選舉的制裁中規定:為保障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有下列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刑事處分:
1、用暴力、威脅、欺騙、賄賂等非法手段破壞選舉或者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2、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
3、對于控告、檢舉選舉中違法行為的人,或者對于提出要求罷免代表的人進行壓制、報復的。
上述違法行為,每一種都可以是犯罪行為。因此,應當根據事實、情節、后果、危害及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情節惡劣、嚴重的,以破壞選舉罪論處。情節較輕的,可作為一般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分。
由此可見,破壞選舉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構成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包括政府工作人員,也包括普通群眾。因此,破壞選舉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這種犯罪是情節罪,只有達到嚴重程度的話,公安機關才會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對于不構成犯罪的,會處以行政處分。
市人大代表選舉程序是怎樣的?
全國人大代表選舉辦法是什么
鄉鎮人大代表選舉辦法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絕對控股比例是多少
2021-03-08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支付原則是怎樣的呢
2020-12-25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法院能否對被執行人家庭成員拆遷補償款一并凍結扣收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