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理財產品,有活期高風險高收益型的,有定期低風險高收益型的,也有活期低風險低收益型的等等不同類型。投資理財很多人都是看收益率,不可否認,有很多產品收益率比銀行存款高很多,但是也有很多產品是打著理財的幌子,實質上是非法集資。高額利息非法集資怎么識別?
第一、看收益率
要看是否以高收益為誘餌。如果所承諾的收益率大幅超過同期社會平均利率水平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判斷P2P平臺的風險大小的第一步,就看預期收益率。如果收益率為8%-12%,這可以用機構產品解釋收益;如果是收益率在12%-15%,這可以理解為民間借貸,但風險很高;如果收益率超過15%,則可信度更低。
第二、看范圍
要看是不是針對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一對一,還是一對多,如果是一對多就有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私募基金不得通過報刊、電臺、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如果是違反這項規定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比如,“e租寶”通過一些電視臺和雜志大做廣告,很明顯就違反了這一規定。
第三、可通過政府網站和工商等部門查詢
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機構或公司,批準經營范圍中是否包括吸收存款、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理財產品,如果不具備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如各類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拍賣公司、典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這些企業國家法規政策明令嚴禁吸收公眾存款,它們就不具備吸收存款的主體資格。至于以“預售房”“好項目”等為名吸收存款的公司,就更不具備主體資格。廣大群眾如果把錢存進這些公司,其利益將不受法律保護,風險和損失自行承擔。
第四、多和業內人士商量
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不要盲目聽從。
綜上所述,在面對高收益率的誘惑下,一定要保持理性的頭腦,看收益是否超出國家規定,是否違反國家規定公開宣傳,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同時多和金融界的朋友們交流,謹慎決策。如果無法判斷是否屬于高額利息非法集資,可以直接與監管部門聯系,取得明確答復后再進行投資。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婚不能離婚嗎
2021-01-15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未按土地出讓合同時間竣工怎么處理
2021-02-03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