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行為和挪用行為,都系與職務相關的行為。因此,兩者有諸多共同之處。但兩者又有明顯區別:第一,主體的法人性。借貸行為人一般是單位的負責人或其他主管財務人員。這些人,對內有經營決策權、公共財產支配權,對外有代表單位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挪用則一般是個人決定的。第二,形式的合法性,借貸都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如一般經過批準),辦理一定的手續。挪用,是擅自動用公款的行為,一般不需辦理何種手續,一經挪用,就不具備合法性。
(1)對以下幾種借貸行為應以挪用論處:行為人利用職權自批自借,或互批互借,或假名、冒名借貸,或由他人借款后又轉歸自己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借貸行為具備挪用公款的構成要件。
(2)對及時收回本息,未給單位造成損失的,一般可作違反財經紀律處理。因為這種情況下,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小,情節顯著輕微,不宜以挪用公款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