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負責全國范圍內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責負責本區域內的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六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依據職責劃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十三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被檢查單位和職業病危害現場,了解情況,調查取證;
(二)查閱或者復制與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行為有關的資料和采集樣品;
(三)責令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
第六十四條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危害狀態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采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責令暫停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作業;
(二)封存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材料和設備;
(三)組織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在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危害狀態得到有效控制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解除控制措施。
第六十五條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出示監督執法證件。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嚴格遵守執法規范;涉及用人單位的秘密的,應當為其保密。
第六十六條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被檢查單位應當接受檢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
第六十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其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履行職責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發給建設項目有關證明文件、資質證明文件或者予以批準;
(二)對已經取得有關證明文件的,不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三)發現用人單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可能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不及時依法采取控制措施;
(四)其他違反本法的行為。
第六十八條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應當依法經過資格認定。
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其工作人員執行法律、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并堅持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負責監管的各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加強對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措施和職業病勞動者補償措施落實工作的監督檢查,切實有效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咨詢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