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完善了哪些內容?
1、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2 、賦予消費者反悔權
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1)消費者訂做的;
(2)鮮活易腐的;
(3)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
(4)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3、明確個人信息保護
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4、定位網購平臺責任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二、消費者和商家發生糾紛怎么辦?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綜上所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重要的一部法律,其修改后的內容更加完善,新消法中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將網絡購物平臺的責任進一步明確。針對網絡購物的特點,新法中也規定消費者可以七天退貨。一旦消費者和商家發生糾紛,可以有多種措施維權。
消費者怎樣向消協投訴
消費者維權投訴找哪個部門
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強拆與行政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0-12-04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