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中,是否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保險標的物所在地”的規定確定法院管轄的問題,一直存有不同的理解,法院在處理上也不盡相同。人的壽命和身體是否能夠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標的物”也就是解決此類糾紛管轄權的關鍵。
在實踐當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種觀點:一、物是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和現象,人也屬于物的范疇。人身保險合同的“標的”是人的生命健康權,而生命健康權的權利主體是具有物質化特點的人,《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及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該法中沒有出現“保險標的物”的表述,更未對“保險標的”與“保險標的物”作出區分。《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并未排斥人身保險合同對該條款的適用。所以說人的壽命和身體就是人身保險合同的“標的物”。二、《保險法》第十二條僅對“保險合同標的”作了定義,該法中沒有出現“保險標的物”的表述,更未對兩者在法律上進行區分。《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所稱的保險合同包括財產險和人身險,保險合同屬于格式合同,《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適用該條款解決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有利于弱勢群體權利義務的保護。所以說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保險標的物所在地”確定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三、在人身保險合同中,人身雖是權利義務的客體和事故發生的本體,但由于人身不是物,不能稱作保險標的物,而只能是保險標的。在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中,不存在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問題。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僅適用被告住所地法院。
筆者認同第三種觀點,在人身保險合同關系中,作為保險對象的人的壽命和身體不是保險標的物。也就是說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不應由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遇到強拆,拆遷戶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01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