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房地產公司于2011年3月18日支付了預購房屋的土地出讓金,原告白某與兩被告約定購買被告開發的房屋,原告支付60萬元作為預購款,某房地產公司被告開了收據。收據上注明付款是預付款,房間號是B座907,付款戶名是Bai。2015年,涉案房屋被被告人用于向國土資源局繳納土地出讓金。法院判決:被告返還預付款及利息,經審理,法院認為原告白某預約向兩被告購買被告開發物的事實,兩被告無異議,原告向被告房地產公司支付了60萬元,被告房地產公司出具了收據確認事實,證據充分,但雙方只注意到購房者的姓名、房號、預付款金額和預付款的支付日期都是約定的,但具體的房子是什么面積、單價、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不明確。因此,本案原告與兩被告的關系為商品房預售合同。在雙方不能就合同其余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原告白某有權要求終止雙方的商品房預約合同,故法院確認雙方的商品房預約合同于2015年4月1日終止,兩名被告收到請愿書副本的日期。至于解除合同的原因,根據市人民政府在該行政案件中提供的《繳納土地出讓金房屋清單》,涉案房屋已在《繳納土地出讓金房屋清單》范圍內。因此,被告保留原告標的物支付土地出讓金的行為,使保留標的物存在權利瑕疵。應當認定被告違約導致合同終止。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返還預付款并賠償利息損失。利息損失自支付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支付,至實際履行之日止。但原告主張計算2011年3月5日起利息損失的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律師認為,如何保護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2) 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的;(三)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4)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被告房地產公司將原告白某認購的房屋支付給土地出讓金,致使雙方簽訂的認購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即被告違約導致合同終止。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原告白某有權向被告a房地產公司主張終止認購合同,退還預付款并賠償利息損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當房地產公司為預購房屋支付土地出讓金時,我們不能忍氣吞聲,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所以我們應該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如果您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請到律霸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