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合同詐騙罪?? 電信詐騙?? 死緩??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犯罪中止? 聚眾斗毆罪??? 綁架罪??? 信用卡詐騙罪
故意殺人的,只要具有這樣的行為,那么就可以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而此時,由于實際情況的不同,造成的損害結果就是不同的。那么故意殺人結果不同的該怎么處罰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故意殺人結果不同的該怎么處罰
區分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主觀狀態。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內容為剝奪他人生命即殺人,殺人行為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既遂;沒有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未遂、中止或者預備。
二、故意殺人的故意如何認定?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對于故意殺人的行為,最后可能會被認定為故意殺人中止、故意殺人未遂等等,而此時就不能按照故意殺人既遂的規定進行處罰了,需要從輕或減輕進行處罰。上述就是對故意殺人結果不同怎么處罰的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鄭州律師。
故意殺人如何賠償受害人
哪些行為會犯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不能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法院還會調解嗎
2021-02-18胎兒死亡怎么賠償
2021-03-25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