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卡的使用過程中,信用卡可能會不慎丟失而被他人撿到據為己有,甚至進行犯罪,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那么,在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非法持有如何認定?律霸在本文中將進行介紹。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非法持有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刑法第177條之一第1款第(二)項之規定,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量較大,妨害信用卡管理的,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一)信用卡的多重屬性
信用卡的屬性較為復雜,一般包括以下特征:
首先,信用卡本身是一張卡片,是一種物;
其次,信用卡代表著財產利益;
再次,信用卡涉及信用和資金安全,在使用信用卡時必須遵守國家對其的相關管理制度。
縱觀我國刑法規定的持有型犯罪,包括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持有假幣罪、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以及以非法持有空白信用卡、偽造信用卡和他人信用卡為表現形式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等等,這些持有型犯罪所涉及的對象,有的是法律明令禁止持有的,有的法律雖未明令禁止,但其持有行為沒有合法根據,而非法持有信用卡顯然屬于后者。
考察持有型犯罪的客體要件,其共同特征在于侵犯了國家對特定物品的管理秩序。換言之,持有型犯罪是指行為人實施支配和控制某種國家禁止持有或者控制持有的特殊物品,本人拒不說明其來源與流向,司法機關也無法齊全其他相關犯罪構成要件要素,且無證據證明持有行為因觸犯刑法而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具體到信用卡管理秩序,其根基在于歸屬本人使用,那么對于非本人持卡的行為,如果足以證明是為了使用且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則應當認為是非法持有。
因此,在認定信用卡持有人是否具有合法依據時,要注意區分信用卡的不同屬性。如果單純把信用卡作為一種物,不涉及信用卡的使用,那么并不會直接侵犯刑法所保護的金融管理秩序;如果涉及信用卡的使用,則必須符合信用卡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
(二)持卡人本人同意能否構成合法依據
如前所述,如果涉及信用卡的使用,持卡人本人的同意仍需同時符合信用卡管理的規定,否則不構成合法性依據。應當注意的是,信用卡的背面一般都標有該卡屬于發卡銀行所有的信息,在此情況下,出賣、贈與行為均不能處分信用卡本身,因為持卡人并未取得信用卡的所有權。同時《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28條第3款規定,銀行卡及其賬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準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各商業銀行的章程一般也設定了信用卡由本人使用的規則,依據持卡人與銀行之間的合同關系,持卡人一旦領用信用卡,也將受到章程的約束。因此,即使出賣、贈與信用卡等行為是持卡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但是這種意思表示并不符合法律規定,故不應成為合法性依據。目前,在銀行辦理取款業務需憑本人身份證,而使用信用卡也限于持卡人本人,這就印證了持卡人的意思表示不能及于信用卡的使用,實踐中因養卡、辦理貸款等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而產生的授權持有,仍屬不正當持有。本案中,姜某從持卡人處購買的4張信用卡,同樣屬于這種不正當持有。
由此延展出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兩個問題是:
1、在刑法并不處罰持卡人出售本人信用卡行為的前提下,將第三人持有他人出售信用卡的行為認定為非法持有,是否具有必要性?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切斷需求才能杜絕違法出售的行為,刑法正是通過對非法持有信用卡行為的嚴厲打擊來防止這種破壞信用卡管理秩序的出售本人信用卡行為的發生,從而顯現了對持有行為認定非法的必要性。
2、共同生活的關系人之間使用信用卡的情況在實踐中屢有發生,應當如何評價這種行為?
嚴格依照法律而言,違背持卡人意愿的使用行為,即使發生在夫妻、父母、子女等近親屬之間,仍應界定為冒用他人信用卡,那么未違背持卡人意愿使用而導致的持有,也應當認定為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因為刑法相關罪名所保護的客體,除了持卡人本人的利益外,更主要的還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然而,在實踐層面,對于此類情形的評價往往比較復雜。
一方面,從證據學角度看,近親屬的持有并使用,很難區分于對共同生活關系人財物的暫時保管行為,取證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從法律文化角度看,這類似于盜竊自家或者近親屬財物的行為,原則上不宜輕易入罪。
(三)民法上合法獲得能否構成合法依據
首先是因撿拾而持有的情形。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第2款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薄段餀喾ā返?09條亦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比欢?,信用卡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遺失物,拾獲者雖然并不清楚持卡人和丟失者的具體身份,但卻知道相應的發卡銀行,可以送交發卡銀行處理。行為人長期持有拾獲的信用卡而沒有履行送交發卡銀行義務的,可以視為是一種不正當持有的行為,但在法律基礎上顯然有別于因買賣而非法持有的情形,這更多地類似于道德規范的要求,而非刑罰處罰的依據。
其次是受委托而持有的情形。根據《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進一步加強銀行卡服務和管理條例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要求,借記卡存取、掛失可以代辦,也就是說,接受持卡人本人的部分委托是合法正當的;但《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又規定了貸記卡不能轉借、出租,否則要予以相應的懲戒。因此,行政法規對于借記卡、貸記卡的使用能否受托于他人,作了不同的規定。我們認為,既然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所侵犯的客體主要是信用卡管理秩序,那么就應當遵循信用卡管理的有關行政規定。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于借記卡,接受持卡人本人的部分委托,可以視為合法持有;對于貸記卡,接受持卡人本人委托并使用的,仍應作為認定非法持有的依據。
二、非法持有借記卡是否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刑法中所稱信用卡包括借記卡,非法持有他人借記卡也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理由如下: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規定:刑法規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這一規定能否說明刑法中的信用卡就是包含了借記卡呢?當然可以,《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銀行卡,是指由商業銀行(含郵政金融機構,下同)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對比上述定義,刑法中的信用卡規定的是“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而民事中的銀行卡的規定是“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由此可知,刑法中的信用卡與民事上的銀行卡的內涵是一致的,再根據《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五條 銀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所以刑法中的信用卡就是銀行卡,即是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在內的。所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也包括非法持有他人借記卡,即非法持有他人借記卡也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辦理信用卡之后,需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安全,如果不慎丟失,不僅自己會承擔損失,不法分子甚至會利用該信用卡進行犯罪。同時,學習、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也同樣重要。以上便是律霸對于妨害信用卡罪中的非法持有如何認定以及非法持有借記卡是否構成犯罪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律霸尋求解答。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辯護詞格式是怎樣的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司法解釋
信用卡詐騙罪減刑需要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終身禁止從事藥品經營的情形
2021-03-09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