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利,實施了殺人行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很多人無法區分行為犯和結果犯,對故意殺人罪的定罪量刑就有認識偏差。那么,故意殺人罪是否屬于行為犯呢,怎么區分故意殺人罪的既遂、未遂、中止。律霸為您整理了這篇文章。
一、故意殺人罪是否屬于行為犯
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嗎?答案是肯定的。故意殺人罪的成立要件是有殺人得故意并且實施了殺人的行為,如果在犯罪準備階段被制止或者主動停止該行為,則為故意殺人未遂或故意殺人中止,因此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
我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條沒有規定必須出現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才構成故意殺人罪,因此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
二、怎么區分故意殺人罪的既遂、未遂、中止
區分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主觀狀態。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內容為剝奪他人生命即殺人,殺人行為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既遂;沒有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未遂、中止或者預備。
故意殺人未遂與中止的區別在于未遂是由于行為人以外的原因沒有發生死亡結果,中止是行為人自己主動停止殺人行為并且成功避免發生死亡結果。
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未遂定罪是一樣的,區分故意殺人罪既遂、未遂、中止的意義在于量刑不同,故意殺人罪既遂按照《刑法》第232條處以死刑,無期徒刑或尤其徒刑。對于未遂犯和中止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并且在故意殺人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時的賠償金額也有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既遂犯在民事賠償時要比未遂犯多,因為故意殺人未遂并沒有出現死亡結果,可以獲得受害人的諒解。
小編在本文已經詳細的介紹了故意殺人罪是不是行為犯的問題,結合刑法得出了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的結論。并且區分了故意殺人罪的不同犯罪狀態,包括既遂、未遂、中止,區分不同犯罪狀態的意義在于量刑和民事賠償的不同。相信您故意殺人罪是不是行為犯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遇到的故意殺人罪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可以登錄律霸網站或者電話咨詢律霸獲得詳細解答。
故意殺人罪具體量刑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罪用請律師嗎
故意殺人罪追訴期有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國家公職人員違規違紀受處分后是否能保留其工作
2021-01-03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