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要是指14到25周歲的少年,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是比較容易走上歧途的,由此也會導致犯罪率的增加。既然涉及到了刑事犯罪,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對其進行處罰。你知道青少年犯罪可減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嗎?律霸小編為您具體介紹。
一、減輕刑事責任情形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 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 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二、不負刑事責任情形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因此,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法益侵害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三、相對負刑事責任情形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四、完全負刑事責任情形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笨梢姡隄M16周歲,是有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未成年人案件的立案在材料來源、立案條件以及立案程序方面與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是相同的。但與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相比,未成年人立案程序還具有一些不同之處。
青少年犯罪立案標準知識拓展:
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在立案程序上最明顯的區別是立案的對象不同。由于未成年案件將采取不同普通案件的處理程序,所以在立案時,對立案對象年齡的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的特點,使其極可能成為教唆的對象。在立案時,要查證未成年是否系教唆犯罪。
同時,為貫徹教育、挽救方針,要擴大審查的范圍,除應查明立案的事實條件和法律條件外,對認定案情有意義的材料,都要盡量予以查證。對案件材料審查后,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予以立案。對不符合立案條件,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處以刑事罰的,可以案件材料轉交有關部門審查處理。
由于青少年當中有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因此在對其進行刑事處罰的時候,通常是會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還有的會免除刑事處罰。具體的情況,大家可以從上文中進行了解。要是你對此還有不明的地方,可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青少年犯罪處罰原則是什么
青少年犯罪怎么辦
如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載舉證期多久
2021-03-01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交警強制措施能撤銷嗎
2021-01-14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