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侵權行為表現是怎樣的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二、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對名譽權的侵犯,其實也就是侵犯他人的人格權。作為被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要積極的采取措施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若與對方無法協商一致的話,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及時停止侵權行為、恢復自己的名譽,同時消除因為侵權行為造成的不利影響,公安賠禮道歉,若造成了損失的還可以要求侵權人作出賠償。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