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司法解釋中,規定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即構成犯罪時,那么不知道該信息為謠言從而轉發是否構成犯罪?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如果不知道是假的信息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了會構成共犯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還規定:“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但是,如果行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虛假事實而在信息網絡上發布、轉發的,即使對被害人的名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按照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也不構成誹謗罪。
二、轉發五百次就會構成共犯嗎?
兩高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但這不是共同犯罪,只是普通犯罪。
三、什么情況才會構成網絡謠言的共犯?
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等幫助以共同犯罪論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督忉尅返诎藯l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追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必須以其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前提。如果對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相關犯罪活動不明知,即使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作用,也不構成犯罪。
對于傳播網絡謠言的共犯問題,以上內容有了詳細的解釋,最主要的要件就是必須要知道他人是在實施謠言傳播。如果您還想要了解網絡犯罪的相關內容,請登錄律霸官方網站進行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詳細解答。
網絡作品的著作權保護
網絡犯罪的構成特征是哪些?
對網絡詐騙罪應該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