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是一種很嚴重的暴力性犯罪,會剝奪被害人的生命權,我國對其的處罰也是很重的。不少故意殺人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都會委托專業律師來為自己進行辯護。而辯護詞就是律師作辯護的方式之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解故意殺人罪二審辯護詞的相關內容。
關于黃XX故意殺人一案
二審辯護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XX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上訴人黃XX的委托,指派我擔任上訴人黃XX的二審辯護人。經過對案件材料的仔細查閱和認真分析研究,辯護人對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08)南市刑一初字第XX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關于上訴人黃XX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持不同看法,認為該判決定性錯誤,適用法律不當,且量刑過重。現發表以下辯護意見,敬請合議庭予以采納: -
一、上訴人的犯罪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而應當以故意傷害(致死)罪定罪量刑。 -
1、上訴人沒有殺人的動機和目的,沒有殺人的故意。 -
根據《刑法》第232條之規定,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因此,查清上訴人是否存在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上訴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即究竟是殺人的故意還是傷害的故意?這將是對本案作出正確定性和公正判決的重要依據。而要查清上述問題,必須對與案件有關的事實和情節進行全面的、具體的、客觀的分析,實事求是地加以認定,只有這樣,才能對上訴人正確地定罪量刑。為此,辯護人認為,本案應結合案發前上訴人與被害人的關系到案件發生的起因、案件發生過程、上訴人的心理反應、被害人受上訴人傷害的損傷程度和被害人的死因(即死因不明)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判斷,以確定上訴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對上訴人正確地予以定罪量刑。 -
首先,上訴人黃XX與被害人李XX在案發前是一般的朋友關系,二人之間并不存在激烈的矛盾,更無仇恨(這在一審審理中已經查明)。 -
其次,上訴人與被害人在一起吸食毒品后,因毒資問題發生爭吵,即被害人向上訴人索要300元毒資,上訴人當時沒錢支付,表示改天再給,并稱更何況被害人也還欠有上訴人一些錢,但被害人堅決不同意而發生爭執。上訴人一時氣不過,且由于“吸了毒后比較沖動,就拿起放在床底的鐵錘敲了他(即被害人)一下”,這是案件發生的起因。但此時,并不能認定上訴人有殺害被害人的動機和目的,也不能認定有殺害被害人的故意,應當只是上訴人出于氣憤,在毒品的刺激下,要教訓一下被害人而已,即只是存在傷害被害人的故意。因為,作為本案作案工具的鐵錘,并不是上訴人為了殺害被害人而準備的,而是為了追回被傳銷頭目王XX騙去的十幾萬元錢,準備和王XX打架用的,但后來因架沒有打成,上訴人就把鐵錘放到了床底下,上訴人根本就沒有殺害被害人的預謀,這在一審審理中已經查明。結合一審法院已審理查明的上訴人與被害人在案發前并不存在激烈的矛盾,更無仇恨的案件事實進行判斷,當時上訴人應當是沒有殺害被害人的動機和目的的,上訴人怎會為了免付300元毒資而臨時起意殺害被害人?上訴人在毒品刺激下因爭吵而用并非事前準備好的鐵錘敲被害人并致其死亡(死亡原因未能確定,還可能是另有它因),應該是偶然的而并非事前有預謀的傷害行為。同時,也很難理解在雙方相互打斗過程中,一個吸食了毒品,并受毒品強烈刺激,導致精神狀態嚴重恍惚而又異常興奮的人,會在瞬間內發生從一般傷害意念到殺人故意的重大轉變。因此,上訴人對被害人的侵害應當并不是出于殺人的故意。 -
再次,就案件發生的過程來看,根據被告人的供述,“李XX被打中后,就拿起旁邊的煙灰缸向我砸過來,擊中我的頭部后掉在地上碎了,我看到他反抗,擔心他打我”,“就拿起鐵錘朝他的喉嚨上橫敲了一下,然后就連續對著他的頭頂敲了兩下”,“又往他胸部敲了兩下”,但不能就此認定上訴人具有殺人的故意。辯護人認為,這應是上訴人在毒品的刺激作用下導致行為難以自控而持續進行的傷害行為,其并沒有刻意追求具體的擊打部位,而是打對哪算哪,這敲打行為是隨意的而不是刻意的,其目的無非只是為了達到治服對方,使上訴人自己免受打擊而已,或許更符合一個人在吸食毒品后導致精神恍惚而又興奮的狀態下的心理反應。 -
最后,從被害人受上訴人傷害的損傷程度和被害人的死因(即死因不明)來看,上訴人也不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根據案件材料中,XX醫科大學《法醫病理學檢驗報告》的第2點分析意見,即“無名氏(亦即被害人)顱腦的機械性損傷嚴重程度可以認定為屬于非絕對致命性損傷”,“建議有關各方綜合案件中的所有材料分析后再對被害人的死亡原因以及死亡經過做出最后判斷”;以及XX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法醫病理學尸體檢驗鑒定書》的第3點分析意見,即“表明死者生前頭部曾受傷,但就其損傷不足以說明死者的死因……軀干部分除了分尸形成的損傷外未能發現其他明顯的暴力損傷”。這兩個結論表明,被害人受上訴人傷害的損傷并不存在致命性的情形,被害人的死亡可能另有它因,但不得而知。這種情況不應是出于故意殺人主觀心態而實施犯罪行為所應出現的結果。即恰恰說明了上訴人不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而是在被害人存在其他致死原因的情況下,由于上訴人的傷害行為而加速其死亡而已。因為,如果上訴人當時是出于殺人的主觀故意的話,那么對被害人的侵害下手必然猛、重、狠,且不會在被害人倒地后僅敲其胸部而已,被害人在上訴人持鐵錘擊打之下也決不會只出現“屬于非絕對致命性損傷”、“軀干部分除了分尸形成的損傷外未能發現其他明顯的暴力損傷”及說明不了被害人死因的情況。試問,如果上訴人是出于故意殺人主觀心理而手持鐵錘實施殺人行為,被害人所受的損傷能沒有致命性的嗎?能說明不了死者的死因嗎?這正說明了上訴人的加害行為應當只是出于一種帶有隨意性的傷害故意。-
因此,辯護人認為,上訴人沒有殺人的動機和目的,沒有殺人的故意。 -
2、一審判決對上訴人犯罪性質的認定缺乏充分依據,尚可置疑。一審判決對事實的認定,有意淡化本案發生的起因和發生過程,對一些關鍵情節,對被害人死因不明的事實避而不談,有失客觀公允,導致在認定上訴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上出現偏差。
第一,如前所述,上訴人沒有殺人的動機和目的。然而,一審判決在缺乏足夠證據予以佐證的情況下,便認定上訴人因支付毒資問題而“臨時起意實施殺人的行為,不影響其殺人動機和目的的形成”,顯然依據不足。 -
一審判決在查明事實部分敘述:上訴人黃XX約被害人李XX一起吸食毒品后,“兩人因支付毒資問題發生爭吵,黃XX遂持鐵錘敲打李XX頭部和胸腹部,致使李XX死亡”。在理由部分,一審判決描述:“經查,被告人黃XX明知用鐵錘敲打他人頭部會造成死亡的后果,且多次供述其作案時被害人李XX反擊,其很氣憤,干脆把李XX殺死。”于是認定上訴人“目的明顯,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殺人的行為”,從而構成故意殺人罪。一審判決所謂查明的上述事實,實際上有意淡化了本案發生的起因和發生過程,對一些關鍵情節,對被害人的死因(即死因不明)避而不談,“干脆把李XX殺死”的描述更是上訴人從未供述過的。這樣,無疑加重了上訴人的主觀惡性,也使得在認定上訴人主觀犯意上出現偏差,這對上訴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是有失客觀公允的。在辯護人看來,這樣對事實的認定,即只因為存在雙方因支付毒資問題發生爭執和被害人死亡的事實,便認定上訴人有殺人的動機和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未免牽強附會、主觀臆斷,是有失慎重的。統觀全部案卷材料,始終缺乏有力的證據證明上訴人具有殺人的故意,我們絕不能僅憑上訴人與被害人因毒資問題發生爭執,以及被害人死亡的事實就輕易認定上訴人具有殺人的動機和目的。 -
第二,公訴人提供的XX醫科大學《法醫病理學檢驗報告》和XX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法醫病理學尸體檢驗鑒定書》等證據已經證實,被害人受上訴人侵害,不存在致命性損傷,而是死因不明。這說明了上訴人不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因此,一審判決無視被害人受上訴人傷害的損傷程度和被害人死因不明的事實,僅憑被害人死亡的事實便認定上訴人具有殺人的故意及存在殺人的客觀行為,缺乏充分依據,沒有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本案定性為故意殺人罪,是不科學的,是違背法理的,對上訴人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如此定性,有失慎重,實可置疑,難以使之成為鐵案。 -
綜上,根據本案客觀事實,辯護人認為,上訴人不具有殺人的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并且只有明顯的傷害被害人的行為,而無明顯的非法剝奪被害人生命的故意,因此,上訴人的犯罪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而應當以故意傷害(致死)罪定罪量刑。 -
二、辯護人認為,一審法院對上訴人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明顯量刑過重。 -
1、一審法院在被害人死因不明的情況下,即以故意殺人罪判處上訴人死刑立即執行,未免有失慎重,量刑過重。XX醫科大學《法醫病理學檢驗報告》(檢驗號:F071228)證實了被害人頭顱曾經遭受過機械性暴力作用,但是屬于非絕對致命性損傷;同時建議有關各方綜合案件中的所有材料分析后再對被害人的死亡原因以及死亡經過做出最后判斷。XX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南公刑法尸字【2007】253號《法醫病理學尸體檢驗鑒定書》也證實:死者生前頭部曾受傷,但就其損傷不足以說明死者的死因……軀干部分除了分尸形成的損傷外未能發現其他明顯的暴力損傷。而上訴人分尸拋棄的行為則是在被害人死亡后的第二天,上訴人清醒之后,驚慌之下因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才臨時進行的(當然,上訴人分尸拋棄的行為是錯誤的)。據此可見,被害人的死因并不明確,無法確定上訴人的侵害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亦即無法確定被害人死亡的嚴重后果是因上訴人的侵害直接所致。因此,在被害人死因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不應判定上訴人的行為已經達到了罪行極其嚴重的程度,至少在不能排除合理懷疑,不能得出唯一結論的情況下,不應當判處上訴人死刑立即執行,以堅持貫徹國家“少殺慎殺”的死刑政策,“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刑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
2、上訴人的主觀惡性不深,本案是事出有因。 -
本案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上訴人和被害人在吸食毒品后,因爭吵打斗而引起悲劇的發生。我們都知道人在吸食毒品后,精神狀態會出現恍惚,同時遇到刺激又會異常興奮,而意志能力卻會受到限制,導致行為往往難以自控,上訴人因被害人的回擊而加深毒品刺激,在精神既恍惚又興奮的狀態下持續對被害人進行侵害。當然,這并不影響到刑事責任的承擔,但顯然具有某種可以理解的因素。同時,是應當指出上訴人吸食毒品的行為本身確屬違法行為,但就本案而言,其主觀惡性還不是很深。此情節希望二審法院在量刑時能給予重視。 -
3、案發后,上訴人能如實供述罪行,認罪態度好,其供述和現場指認行為前后連貫,互相印證,使得案件的查處始終處在一個主動的環境中。同時,上訴人也一度表示,希望能對被害人家屬給予一定的賠償,表現了真誠的認罪悔罪態度。對此,辯護人懇請二審法院在量刑時能夠予以考慮,對上訴人酌情從輕處罰。 -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法律是威嚴的,上訴人的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給被害人的家屬造成了極大的情感傷害,上訴人為此也將付出極大的代價,受到法律嚴厲的懲處。但法律也是公平的,上訴人理應受到公正的對待。結合案件事實,根據刑法上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上訴人罪不應至死,且本案還存在尚可置疑、值得商榷之處,在量刑上更應慎之又慎。人死不能復生,人命關天,審慎為先。謹此,辯護人懇請二審法院能夠基于“少殺慎殺”、“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的刑事政策,充分考慮辯護人的意見,依法作出公正判決,對上訴人予以從輕處罰。 -
以上辯護意見,敬請法庭予以采納。
辯護人:XXX-律師
2009 年 6 月 日-
不管是故意殺人罪還是其他犯罪,也不論是一審辯護詞還是二審辯護詞,刑事辯護律師都是根據事實證據作出辯護的。在辯護詞中可以對犯罪嫌疑人罪輕進行辯護,也可以對從輕或減輕處罰進行辯護,甚至還可以就無罪進行辯護。要是您需要一個專業的刑辯律師來幫您辯護的話,可以聘請律霸的專業律師。
:
2017故意殺人罪判刑幾年
故意殺人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殺人罪上訴狀如何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期間可以要賠償嗎
2021-01-04行政執法的類別包括什么
2021-03-02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