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是指犯罪是行為人的主觀心態。很顯然,對于同一種犯罪而言,故意的心態要比過失的心態惡劣的多,因此法律也給予了嚴厲的懲罰。除此之外,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有哪些不同呢?詳情請看下文。
(一)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主要區分
不論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都由犯罪主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客體組成。而犯罪主觀方面是區分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首要前提。犯罪主觀方面包括故意、過失、動機和目的各要素,這些要素的認定,對刑法規定的一切犯罪的認定都具有直接的決定意義。
對刑法規定的犯罪來說,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特別是行為人的罪過也即故意或過失,將成為認定其是否構成犯罪必不可少的一個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六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條規定說明,那怕產生了多么嚴重的損害結果,只要造成這種結果的行為人沒有故意或過失,行為人都不構成犯罪,不管行為人是否具備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是否犯罪完全取決于他在主觀方面是否具有罪過,即故意或過失。可以這樣認為,《刑法》的每一條款犯罪以及刑罰輕重的設定,要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而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不僅取決于他的行為,更取決于他在主觀方面是否有罪過。因此,在刑事訴訟中,對被告人犯罪--故意犯罪或是過失犯罪的認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其犯罪主觀方面的認定。
(二)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其它方面的區分
1.刑法對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處罰的區別。正如前文所說,我國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例外。我國刑法中大多數的罪名為故意犯罪,而過失犯罪只是刑法中的一小部分。例如危害國家安全罪中的所有罪名都是故意犯罪。刑法對故意犯罪處罰持嚴厲的態度,故意犯罪在量刑方面強調的一點是“造成嚴重后果”或“情節特別惡劣的”加重對犯罪的處罰。而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才會受到刑法的處罰。另外,刑法在對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減輕、從輕或免除處罰”方面,對過失犯罪持相對較輕的態度。對故意犯罪要慎重的多。
2.刑法對累犯的規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罪犯,在處罰結束之后,再次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犯罪的,為累犯”。對累犯要加重處罰,并且不使用刑法的減刑,假釋等減輕處罰的規定。只有兩次以上的故意犯罪才構成累犯。從另一方面說,過失犯罪不構成累犯。
3.過失犯罪強調的是一種針對責任的犯罪。既行為人本身具有一種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先行的責任。在危害結果發生時,行為人由于過于自信或疏忽大意,使不該發生的事件發生,由此造成對國家集體或是個人的財產,生命的損害。不處罰不足以警世后人,所以要加以懲戒。所以說過失犯罪是責任,主觀過失和危害結果相統一的犯罪。而故意犯罪主觀故意和犯罪行為相一致的犯罪。
對于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來講,最顯著的區別就是主觀心態上的不同,但在其他方面這二者也是存在不同的。正如小編在上文中的介紹,對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的處罰也是不同的。本篇文章由律霸小編為您帶來。
共同過失犯罪的認定
過失共同犯罪怎么定罪量刑?
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體戶商標續展需要營業執照嗎
2021-02-19警察調查取證需要多久
2020-12-04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