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慈善意識的大大提高,弱勢群體救助、公益設施建設等公益需求日趨明顯。慈善信托的法律制度、部門監管、激勵機制等配套制度也在漸漸完善,我國《慈善法》也是由相關法規規范慈善信托的管理。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四十四條 本法所稱慈善信托屬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開展慈善活動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 設立慈善信托、確定受托人和監察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受托人應當在慈善信托文件簽訂之日起七日內,將相關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未按照前款規定將相關文件報民政部門備案的,不享受稅收優惠。
第四十六條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確定其信賴的慈善組織或者信托公司擔任。
第四十七條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違反信托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委托人可以變更受托人。變更后的受托人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七日內,將變更情況報原備案的民政部門重新備案。
第四十八條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管理和處分信托財產,應當按照信托目的,恪盡職守,履行誠信、謹慎管理的義務。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應當根據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及時向委托人報告信托事務處理情況、信托財產管理使用情況。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應當每年至少一次將信托事務處理情況及財務狀況向其備案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
第四十九條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據需要,可以確定信托監察人。
信托監察人對受托人的行為進行監督,依法維護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權益。信托監察人發現受托人違反信托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應當向委托人報告,并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慈善信托的設立、信托財產的管理、信托當事人、信托的終止和清算等事項,本章未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本法未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的有關規定。
慈善信托的目的并非為委托人自己謀利益,也不是為特定利益人謀取一己私利,而是為了發展社會公益事業,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與進步。慈善信托機構與慈善委托人應該遵守法律規定,加強對慈善信托理念的宣傳,促進慈善信托的順利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