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行為?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作為違法構成要件要素的行為也被我國刑法理論成為危害行為。
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也可以說不要離開行為談犯罪,離開行為就不要談犯罪。離開了行為談犯罪,是在談一種感覺。不能夠具體精確區分各種犯罪和未完成形態。
行為是基于意思的身體動靜。刑法上的行為,是指基于人的意識實施的客觀上侵害法益的身體活動。具有有體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個特征。
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有意性,是人的意識,基于人的意識而做出的。這是行為的主觀要素。所以,無意識的舉動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體的痙攣、抽搐、夢中的動作等,并非行為。
有害性,是行為必須客觀上侵害了法益,這是行為的實質要素,違法構成要件所規定的行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為。所以,沒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