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解讀:
第一、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誹謗罪的犯罪構成不同:1、客觀行為不同:前者要求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并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只要求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人或者更多的人,并不以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為構成要件。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步,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則構成誹謗罪。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旨在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壞他人名譽。但不排除一個行為同時觸犯誣告陷害最與誹謗罪,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從一重罪處罰。
第二、本罪的對象“他人”
1、虛告自己的犯罪的,不成立本罪。誣告自己犯罪,目的是給其他犯罪分子脫罪,構成包庇罪。2、虛告虛無人的,不成立本罪,但告發足以使司法機關確定對象,就成立本罪。3、誣告沒有達到刑事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責任能力人的犯罪,成立本罪。4、“他人”,不包括單位。但是形式上誣告單位犯罪,但可能導致對自然人進行刑事追究的,成立本罪。5、誣告的對象不具體不特定,不成立本罪。但是,雖然誣告對象不具體不確定,但是通過誣告材料可以推斷出特定人,成立本罪。6、同意他人誣告自己,他人不成立本罪;教唆他人誣告自己,教唆者和誣告者都不成立本罪。7、誣告犯罪嫌疑人、正在服刑的罪犯,成立本罪。
第三、本罪的既遂
向有關司法機關準備遞交誣告材料時是著手,材料到達有關機關既是本罪的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