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一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戶數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三是從造成的經濟損失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21日《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2001]8號)文件規定,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500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數額巨大”。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的情形】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20萬元至100萬元,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至500萬元;
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50萬元以上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情形】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500萬元以上,或者因本罪行為受過兩次處罰,兩年內又犯的;
2、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次數多,范圍較廣的;因不能歸還造成他人嚴重經濟損失的,或者引起自殺、精神失常等后果,或者采取脅迫、欺詐等手段吸收的;
3、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引起嚴重危及社會穩定的惡性事件,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量刑】
1、個人吸收存款額不滿20萬元或變相吸收存款不滿30戶,但給存款人造成10萬元損失的,基準刑為拘役三個月;損失每增加3.5萬元或每增加2戶,刑期增加一個月;宣判前全部退還存款人存款的,適用罰金刑;
2、個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損失20萬元,或吸收公眾存款30戶,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損失每增加3萬元或增加2戶,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
個人吸收存款100萬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單位犯罪責任人員量刑】
1、單位吸收存款額不滿100萬元或吸收公眾存款不足150戶,但給存款人造成50萬元損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拘役三個月;損失每增加7萬元或每增加3戶,刑期增加一個月;適用拘役刑不足以體現刑罰價值的,以有期徒刑六個月為起點;宣判前退還全部存款的,適用罰金刑;
2、單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損失100萬元或吸收公眾存款150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4萬元或每增加3戶,刑期增加一個月;
3、單位吸收存款500萬元,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0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緩刑適用但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一)吸收存款用于非法活動的;
(二)在本市影響較大,社會反應強烈的;
(三)吸收存款額四分之三以上未退還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財產公證可否進行財產分配
2020-12-10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