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單位工作都會簽訂勞動合同,簽訂合同就有解除合同的時候,解除勞動合同就是雙方當事人因為某種原因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這時單位是要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很多,也有不同的標準,一般都是按照工作時間的長短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解除勞動合同后經濟補償的標準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5、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但是,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提前解除合同的情況對員工是不公平的 所以一定要對員工進行賠償,不同情況的解除勞動合同有不同的補償標準,都是根據規定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雙方也可以進行協商,協商一致,和平解決該問題,也有的雙方協商不一致,可以依法進行裁決。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2020年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各自撫養一個孩子,雙方能看孩子嗎
2021-03-04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小微企業拆遷補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2-09拆遷房和棚戶區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