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臨清市律師 靈武市律師 船營區律師 唐海縣律師 安定區律師 城區律師 長安區律師
在當代社會,經常會出現一些勞動糾紛,一般出現勞動糾紛之后,勞動者會去找單位或者主管部門理論,少數勞動者大家也知道去找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但是有一些勞動者并不在自己的家鄉上班,而是在異地上班,對于他們來說,他們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異地入職勞動糾紛的,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一、異地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1、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2、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當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調解程序
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其它勞動爭議均可以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調解委員會應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結案,逾期未結案的視為調解失敗,當事人可以進行其它程序。 調解程序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以直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三、仲裁程序
當事人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申請。如果當事人申請國企業調解程序,調解期間可以扣除,勝訴時效從調解結束之日起繼續計算。如果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由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訴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所謂"其它正當理由"須由仲裁委員會認定。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訴,即勞動爭議發生的縣、市、市轄區的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 發生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轄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仲裁委員會受理。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從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案。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后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延期不得超過30日。對于請求待皮,工傷鑒定,當事人因故不能參加仲裁活動,以及其它妨礙仲裁辦案進行的客觀情況,應視為仲裁時效中止,并須報仲裁委員會申拆同意。仲裁時效中止不應計入仲裁辦案時效內。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訴訟程序
訴訟程序時處理勞動爭議的最后一道程序。以我國《勞動法》及《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政策性問題的復函》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即未經仲裁的勞動爭議,法院將拒絕受理。 勞動爭議案件由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理。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依據《民事訴訟法》當事人若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主要方式有是三種,包括調節方式、仲裁方式以及訴訟方式,當然了,這樣說起來比較簡單,畢竟沒有具體的案件需要分析,只是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處理的方式,如果遇到具體的事情,根據案情解決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建議向律師進行咨詢。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細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